週次
|
課程內容
|
指定閱讀
|
第1週
|
課程說明與背景介紹
課群協同教學教師:葉綠舒
從《大崩壞》到永續生活
問題引導:我們當前的環境永續困境是什麼?若不改變,為什麼社會將無法永續發展下去?一個小小公民的角色是什麼?為什麼永續發展要從人的生活開始?
|
《大崩壞》
《永續栽培設計》Ch.1
《向大自然學設計》Ch.1 Ch2
《東西的故事》Ch1 Ch2
|
第2週
|
(模組一)樸門永續設計(permaculture)
課群協同教學教師:鍾隆琛 老師
一、環境倫理的意涵
二、原理簡介
樸門發展之背景、歷史、樸門設計三大核心倫理(ethic).
樸門設計之三大方針、十四大設計原則
全球樸門永續設計之各種尺度案例:陽台、屋頂、房屋、農場、學校、社區。焦點案例:約旦化沙漠為樸門食物森林
|
《永續栽培設計》Ch.2
《向大自然學設計》Ch.3 Ch4
|
第3週
|
(模組一)自然觀察與大尺度設計原理
學習從自然找線索、認識風、光陽、溫度、土壤、植被、水等設計條件。
操作相位圖(section map)及大尺度分區原則(zoning)
(模組三)觀察實作荒地
現地調查(on-site)
實際練習分析土壤之pH
顆粒結構
|
《永續栽培設計》Ch.3
《向大自然學設計》Ch.4 Ch5
|
第4週
|
課程單元:學者專題演講
1.講題:大學教育與環境素養(暫訂)
2.演講人:許世璋教授
(國立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)
學歷: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環境教育與解說(自然資源學院)博士
|
(課群共同活動/時間:星期五12:00~14:00)
|
第5週
|
(模組一)生態菜園規劃
菜園基本操作方法、邊際效應理論與運用、忌避植物、無翻耕農法、伴生植物、有機覆蓋物、路逕規劃、國外案例探討
(模組一) 育苗理論
認識各種種子、育苗方法、育苗注意事項與種子對話。
(模組三) 育苗實際操作
|
永續栽培設計》Ch.5
《向大自然學設計》Ch.6
《自己種菜吃:都市中的療癒菜園》Ch4
《走進園藝治療的世界》Ch3
|
第6週
|
(模組三)生態菜園實作1:流汗耕種
進行放樣、邊界砌造
土壤改造、有益微生物使用
植入木幼苗與種子
對土地、微生物、植物之感恩祝福儀式
|
《自己種菜吃:都市中的療癒菜園》Ch5
《做個都市農夫:打造屬於你的有機蔬果園》
|
第7週
|
(模組三)生態菜園實作2
菜園設計與討論
菜園管理
分組實際操作生態菜園:三明治覆蓋法、有益菌使用
|
《永續栽培設計》Ch.4
《向大自然學設計》Ch5
|
第8週
|
(模組二)糧食危機議題
全球糧食現況
WTO與跨國糧食公司
全球小農與土壤保育
台灣糧食安全議題
|
《生物多樣性的早餐:破壞雨林的政治生態學》
《大地,非石油:氣候危機時代下的環境正義》
|
第9週
|
(模組一)在地種子採集與社區種子銀行
外聘講師:
宣大平
花蓮農改場推廣課長
一粒種子就是一個希望,當農夫不再採種保種,而依賴種子公司的種子,不只減少基因多樣性、增加對化學農葯、肥料、除草劑的依賴、更重要的事,我們不再掌握希望
基因改造及F1種子議題討論
自家留種的理念
種子銀行經營管理
|
《日本MOA農法》Ch7
|
第10週
|
期中報告
|
|
第11週
|
(模組三)從固體廢棄物污染到廚餘堆肥製作
運用堆肥原理,化腐朽為神奇,實踐社區物質循環,製做不臭又好用的廚餘堆肥
各類堆肥「好氧式堆肥」、「厭氧式堆肥」及「蚯蚓堆肥」
好氧式堆肥操作
|
《藍色革命:愛地球的100個商業創新》《居家堆肥活用百科:第一本最實用的DIY堆肥書》
|
第12週
|
課程單元:學者專題演講
1.講題:自然資源之永續利用(暫訂)
2.演講人:許振宏教授
(國立台東大學環保組副研究員兼組長)
學歷:國立台灣大學 環境工程博士
|
(課群共同活動/時間:星期五12:00~14:00)
|
第13週
|
(模組二) 全球水資源危機
水文循環、氣候變遷影響、都會化衝擊、森林砍伐、大型水庫開發等影響因素
(模組一) 雨水利用設計
斗升小民也可以參與水資源保育
|
《把雨水留下來-雨水利用百寶箱》
|
第14週
|
(模組二)全球能源議題面面觀
外聘講師:孟磊(Peter
Morehead)
《向大自然學設計》作者
迎接後石油高峰時代,我們應如何準備
(模組一)適切科技:太陽能鍋
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森林的砍伐是為了煮飯,然而,適當使用太陽就可以把飯煮熟了…
|
《大地,非石油:氣候危機時代下的環境正義》
|
第15週
|
(模組二)經濟全球化與社區經濟議題
探討現今資本主義(特別是新自由主義)主導下的全球化經濟對人類個體、群體及環境的衝擊與影響。
認識經濟的團體遊戲:在地經濟(local economy)與全球化經濟之差異
在地經濟的實踐:合作社(cooperative)、社群支持農業(CSA)
|
《綠色全球宣言:讓經濟回到升斗小民手上》Ch4Ch5
《從廚房看天下:日本女性<生活者運動>30年傳奇》
《種好菜,過好生活》
|
第16週
|
(模組一) 由生活出發的綠建築設計
認識建築物生命週期分析(Life Cycle Analysis)
先人智慧:全球氣候型態之風土建築回顧與歸納分析
基本熱學原理
被動式太陽能集熱設計法
被動式太陽能散熱設計法
台灣綠建築指標簡介
|
《好房子:無毒、綠色、省錢,每個人都能打造的健康住宅》
|
第17週
|
課群聯合成果發表會
|
|
第18週
|
week 18 期末報告與分享
1、 各組進行實作報告及組間與組內評量
2、用校園的枯枝落葉作為燃料,以火箭爐(Rocket Stove)為工具,將一學期荒地變菜園成果,化成各組的火鍋材料吃進肚子,並分享心得。
|
|
本課程由教育部顧問室支持
本課程由教育部顧問室支持
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
課程大綱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